电信运营商力推农村信息化
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,成为农民创造收益的有效手段。农业部日前出台了《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(2007-2015)》,随着农业部的表态,政府必将在资金和政策上对农村信息化予以支持。
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,成为农民创造收益的有效手段。农业部日前出台了《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(2007-2015)》,随着农业部的表态,政府必将在资金和政策上对农村信息化予以支持。
信息资源开发已是一个讨论了多年的问题,现在还在讨论就意味着这个问题未解决好,或者说,我们过去讨论开出的药方不够有效,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方法,以新的观念来重新审视老问题。
不能轻易地讲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化的核心”。这种“核心论”的提法显然缺乏科学的论证,它只是“信息化”三个字望文生义的结果,它会影响我们全面认识信息化,并可能因此使我们错过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会。
中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,在制订规划时应把握市场经济的特点,使规划更符合实际情况,更能起到统一社会发展思想的作用。现在各地都在加紧制定“十一五”期间的信息化规划,笔者就此提出几点意见供规划制作者参考。
电子政务的本意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改善政府与公众的沟通,改善政府对公众的服务,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,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。电子政务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政府竞争的产物。也许会涉及到某些机密的资料,但电子政务本质上是一个公开的业务系统。
在世界各国推进电子政务的进程中,信息公开始终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,尤其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问题被称为推进电子政务的三大“软肋”之一。业界许多人士对此非常关注,并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。日前本刊记者为此走访了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小明。
做电子政务,首先是要取得成功,如果连成功都做不到,哪有效益可言?一项失败的电子政务不仅是百分之百的人、财、物的损失,还会有机会的损失。做电子政务就像是种树,成败的标准不在于挖坑的质量,而在于树的“成活率”。